音平资讯都知道
关注我们 登录 | 注册

作曲和编曲哪个更重要?

摘自: 哎呀音乐|2020-07-21 10:26|作者:眼镜哥哥

文章摘要:长久以来,在流行音乐话题下,关于作曲和编曲到底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就一直争议不断。

长久以来,在流行音乐话题下,关于作曲和编曲到底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就一直争议不断。


“一首歌好不好听,能不能流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作曲。”


“再好的红花,也需要绿叶来衬。再好听的旋律,拿掉了编曲,它就是不完整的。”


“作曲需要的是灵感,编曲更依赖技术。编曲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提升,但是怎么作出一首好听的曲子,不是学多少技术就一定能写出来的。”


“编曲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乐器,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没有一定的功底是做不来的。”


先给出我的结论:对于音乐作品而言,作曲和编曲,哪一项更突出会为作品增色更多,哪一项难度更大,都要因作品而异,而且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说。


接下来,我从不同的角度来谈一谈,作曲和编曲在音乐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流行音乐中,作曲、编曲是什么?


要想了解作曲和编曲对于作品各自的意义,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在流行音乐里,作曲和编曲都分别是什么。


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可能觉得作曲是一件特别神秘、特别有技术含量的事。但是随着近几年,很多音乐类节目的播出,以及各大网站音乐技术分析贴的普及,作曲这件事真实的样貌,也渐渐在大众面前被还原了出来。


简单来说,流行音乐中的作曲,指的是Song writing,也就是一首歌的人声旋律写作。是的,仅仅是写出一条人声旋律,就可以叫作曲了。怎么样,大家是不是顿时觉得,作曲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了?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质疑了:不会吧?我看过艺人的即兴创作,你可不要骗我。作曲不是需要一边弹乐器伴奏,一边弹/唱旋律吗?


按道理说是这样的。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创作者,大多会借助乐器来进行创作,并且除了人声主旋律之外,还会加上一些基本的和弦、和声、配器。这才算是基本完成了一首作品的作曲部分。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连1到2的音程关系都不知道的艺人,他们作曲的方式是——随口哼。


他们很可能并不懂和声知识,而且哼的没什么章法,想到哪哼到哪。然后直接把一轨哼出来的,甚至音准都没修好的旋律干声,丢给制作人。剩下的事情,全都由制作人、编曲者完成。


虽然我们大家觉得这种行为很low,但也必须得承认:写出一条人声的主旋律,这就是流行音乐里,对作曲较低程度的要求。怎么样?大家是不是顿时觉得:作曲这件事,其实远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高大上。


说完了作曲,我们再来说说编曲。


作曲指的是写人声的主旋律。编曲就是一首歌中,围绕着这条主旋律,进行的器乐演奏部分。简言之,编曲就是一首歌的伴奏。


一般来说,在流行音乐中,编曲的四件标配乐器是:钢琴、吉他、鼓组、贝斯。我们现在听到的市面上的流行音乐作品,绝大部分都有这四类乐器的参与。


除此之外,不同的音乐作品,还会根据其作曲风格的差异,加入一些其他的配器作为点缀,最后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格。


如果是用五声声阶,写出的偏中国风一点的曲子,可以在编曲中加入一些中国民族乐器;


如果是节奏性强一点的曲子,可以强调鼓的律动,把作品编得偏R&B、Hip-hop一点的风格;


如果是比较激昂的曲子,可以更突出电吉他的存在,编一段比较洗脑的riff,让整体偏摇滚一些;


如果是有一些异域风情的曲子,可以加入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乐器,编得迷幻一点;

……


诸如此类,等等。


简单来说,编曲就是为创作者作出的曲子,用适合的乐器,配出伴奏,让整个作品呈现出某种风格。


作曲和编曲的关系,就像是人和衣服的关系。不同的人,穿适合自己的衣服,彰显自己的美和气质。


作曲和编曲各自的难度所在


刚才说过了,现在对所谓流行音乐的作曲的较低要求,就是指给一首歌写出主旋律。


那么,仅仅写出一条人声的主旋律,是一件很难的事吗?单纯从做这件事的角度而言,我认为是不难的。很多人其实都具备哼出旋律的能力,这本身不是什么太有技术含量的事。


但是,作曲这件事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的下限可以很低,但是上限也可以很高。做,并不难;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同样是写出人声的主旋律,为什么有的人写出来,就那么流畅、悦耳、好听,而有的人写出来,就生涩、俗套、难听呢?


我个人认为,作曲在某种程度讲,就是创作者个人音乐综合素养的反应。这个音乐素养,包括对调式、和弦、律动、风格、调性、作曲技法等等方面的了解。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让两位不同水准的创作者,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创作,会出现什么效果?


音乐素养高的创作者,往往可以迅速、精细地匹配到和主题相契合的音乐元素,然后从中摘取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最终写出一首好听又具有风格的乐曲。比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出色音乐人们。


而只能哼旋律的创作者,则只能这么毫无章法地,跟着自己的感觉哼到哪算哪。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曲子完整地“写”出来,都要打个巨大的问号。即使写出来了,大概率也是大面积重复前人已经广泛使用过的曲调,也就是所谓的“套旋律”。那些大家经常吐槽的网红歌曲,大多都是这一类的代表。这样的作品,谈何好听呢?


因此,虽然看似都是写人声的主旋律,但其实这里面暗含了对创作者音乐素养的考核。


除了日常音乐素养的积累,作曲还有一个更难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和后天努力完全呈正相关的一项能力。


我在分析周传雄作曲特点的那篇文章里提过(周传雄乐坛遗珠周传雄到底有多会写歌?丨专业分析贴),我认为作曲是先天灵感和后天技术相结合的一项能力。


作曲中的很多技法:模进、倒影、颠倒、伸缩、转调、离调、变奏等等,这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掌握,学会如何使用它们,可以帮助你把一句动机,发展成为整首歌。


但是,怎么产生一句好听的动机,并在发展这句动机的过程中,发展出更多好听的乐句,这项能力没有办法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这个就叫先天的灵感。


为什么现在我们听很多的曲子,足够流畅,各段落衔接得也没有问题,层次感、起伏、动态也都有,曲子本身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就是感觉不够好听,不惊艳。就是因为,创作者无法想出更好听的动机。最后曲子呈现出的听感,虽然完整,但不够悦耳。


这也是作曲最难的地方。并不是学习多少作曲技法,积累多少音乐知识,就一定能写出好听的曲子了。如果靠学习和努力就一定可以写出好听的曲子,那很多人都可以是周杰伦、林俊杰、朴树、李健了。然而这不可能。作曲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灵感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作曲是一件上下限浮动极大的事。作出一首曲子,这件事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怎么把曲子作得又好听完整,又不落俗套,还能有生命力。


相比之下,编曲对于下限的要求,则要比作曲高一些。


现在市面上,编曲这一环最下限的质量,是极少数的全程只有一把木吉他,全程只弹分解和弦/扫弦+拍弦,而且基本全是三和弦的那种极其简陋的所谓“民谣”。但即便如此,演奏者至少也要具备一定的吉他弹奏功底,掌握一些和弦的按法和指法。虽然很简陋,但比起随口就能哼的“作曲”,门槛还是要高一点的。


除去这部分极少数的吊车尾式编曲,大部分流行音乐的编曲,还是依靠传统四大件+弦乐组的基本配置。在这套编曲体系中,即使是最平淡的编配方式,编曲者也需要对这几样乐器做到熟知,较好是对其中某一样做到精通,并且具备一定的演奏经验,才能编出来作品。


换句话说,编曲这件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你至少在某一件乐器上,具备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去做。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花费时间去练习和积累的。因此,编曲的门槛,比作曲要高。


那么,编曲的上限,是不是就和后天的学习努力呈正相关呢?我认为也不全是。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拼到最后,在后天已经足够努力的情况下,最后还是要拼一拼所谓天赋的。


有些人天生悟性好,学习钢琴就是比其他人要快,弹奏起来很快就可以得心应手,这就是天赋。反过来说,钢琴学得较慢的人,可能节奏感很好,学起架子鼓很快。这就是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在各个领域能取得的成就也不尽相同。


具体到编曲中,这些天赋可能体现在对各乐器的理解平衡、独特的想象力、和某种风格出色地混搭,等等各个层面。而什么样的编曲,能称为好的编曲,也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标准。


我个人对于好编曲的理解是:适合这首作品,内容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情绪,就是好的编曲。


那么,就上限部分而言,在后天的技术学习和积累已经充足的情况下,作曲、编曲对于天赋灵感的要求都很高,具体谁更高无法量化。


但是,就下限而言,我认为编曲是要高于作曲的。


作曲和编曲,哪一项更加突出,关键看站在哪个角度去说


要谈到这个主题,必须得说一下,一首流行音乐作品的制作流程。


这里有个纪录片,比较真实地展现出了一首流行音乐的诞生过程,大家可以看一下:


(视频来自B站@幕后圈课堂)


简单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有词、曲;然后制作人拿到词曲后,根据词曲内容,联系编曲老师进行编曲,找乐手录乐器;等到编曲完成后,歌手进棚录唱;录音之后,对歌手的人声干声进行修音、混音;最后母带制作。


从这套流程中,我们可以这么说:编曲,很大程度是为作曲服务的。一首歌伴奏要怎么编,要根据作曲部分的旋律走向、和弦走向、律动、速度、调式等等,围绕着这些,不断地填充内容,最终呈现出一个整体。


从这个角度说,作曲的意义是要大于编曲的。作曲是一首歌曲中较先诞生的部分,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编曲要围绕着作曲来进行编配。做个比喻的话,作曲就像是人,编曲是衣服。不管是什么款式风格的衣服,穿衣服的,始终是人,它是为人服务的。


但同样是这件事,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编曲,只有一段人声哼唱的旋律,这么单薄的内容,听众会愿意听吗?从这个角度来说,编曲的意义是不是就大于作曲了?


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


一首出色的金曲,即使拿掉伴奏,歌手清唱,也很好听。这样的作品,本身旋律质量已经足够高品质,对于编曲的要求,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但是对那种质量平平的曲子,编曲的高品质,有时候是可以化平庸为出色的。这个时候,编曲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这些例子,正好佐证我最开始在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曲和编曲,哪一项更能为作品加分,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说。


除此之外,作曲和编曲哪一项更突出,可以更为作品增色,也要看作品本身。


有的歌曲,就是以舒缓悦耳的旋律为核心,这个时候,作曲会显得更突出一些;也有的作品,更侧重氛围、整体的感觉,这个时候,编曲就显得更突出一些。


作曲和编曲,本身是音乐制作流程中,两套截然不同的体系。简单粗暴地将这两者进行跨维度比较,其实没有意义。要选择合适的角度,以及作品本身的风格特点,才能了解作曲和编曲在歌曲中各自的意义。


希望各位小伙伴们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对作曲和编曲有一个新的认知。


分享到:
栏目热文
  • 行业
  • 评测
  • 技术
  • 下载
  • 翻唱
最新商品
最新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