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平资讯都知道
关注我们 登录 | 注册

为什么你喜欢听的歌,别人不一定喜欢,甚至会很讨厌?

摘自: 音乐人网|2020-03-31 10:00|作者:Wendy

文章摘要:毛不易在《明日之子》凭借戳心的作品,收割了一大波粉丝。然而却被华晨宇批评得一无是处——“你的作品在我这里根本就没有过关”。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兴致冲冲地向你的死党推荐你已经循环了一周的“神作”,却收获了对方一脸的嫌弃。


当你在群聊里分享出珍藏已久的歌单,收到的却是朋友们冷漠无声的回音,或是公开鄙视。


为什么你喜欢的音乐,别人却不喜欢,甚至口舌相向?


在争论音乐时,我们都在争论什么


毛不易在《明日之子》凭借戳心的作品,收割了一大波粉丝。然而却被华晨宇批评得一无是处——“你的作品在我这里根本就没有过关”。

 

       

2019年的《中国好声音》中,李荣浩为学员选定抖音神曲,引发广大质疑。李荣浩表示:白菜虽然便宜但不代表它low!

       

       

华少和郑钧聊起现代流行音乐的时候,郑钧更是将排行榜上的音乐都比喻成“屎”,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在普通音乐消费圈层,也是圈层分化,站队明显。


一方面是抖音“神曲”刷爆全网,抢占各大流行音乐榜单,成为了流量音乐时代下的弄潮儿。有的人对它嗤之以鼻,有的人则将之奉若神曲。

        

       

一方面是《声入人心》的爆火,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取代传统音乐剧,引发了大众的消费狂欢。但始终不乏反对者认为,这是音乐市场过度逐利的扭曲产物,本质是“饭圈化”的选秀节目,是对音乐剧形式的亵渎。

        

       

还有就是被打上“二次元标签”的国风音乐,以及尊崇“七声音阶、大小调体系”的新派民乐。同样是中国风音乐,却因为杂糅不同风格,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派系,谁也瞧不起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经久不衰的“音乐鄙视链”


这个问题就好比争论“豆腐脑应该甜还是咸”,喜欢甜的觉得“天啊,咸的豆腐脑,那能吃吗”,喜欢咸的则认为豆腐脑里的甜味让人反胃。最终,谁也没能理解对方,他们都给对方打上了异类的标签,内心深处无形觉得自己的品位要高人一等。


我们总是习惯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但是却容易忘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音乐鄙视链是什么?用资历深厚制作人臧鸿飞在《奇葩说》的话来说就是,“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摇滚的,玩摇滚的瞧不起玩流行的。但是这帮人,所有人都瞧不起玩说唱的。”

       

       

不仅如此,就连音乐流媒体之间也存在鄙视链,用什么App听歌都要鄙视,网易云和虾米使用者,站在制高点“互掐”, 共同鄙视除自己之外的一切音乐流媒体。因为精巧的营销包装手段,不同流媒体之间塑造了差异化形象,对外在使用的追求,甚至强于对音乐内涵本身的追求。同样是听“肖邦“的音乐,使用网易云收听的人也会鄙视使用酷狗收听的人。

       

        

2019年《乐队的夏天》鹿先生乐队曾问过一句话:音乐鄙视链有多严重?


从音乐文明产生开始,就存在着鄙视链,且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圈层的分化、文化的多元化不断演变,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人类历史迎来特有的和平与繁荣,艺术在社会需求、资本、科技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各种风格的音乐遍地开花,与此同时,音乐圈的鄙视链也在特有的复杂与深化:


1.音乐类型的增多,导致鄙视链层级更复杂。在古典音乐时期,古典音乐内部就存在鄙视链。而当音乐工业化的形成,流行音乐的兴盛,古典音乐鄙视链地位上调,古典乐开始鄙视流水线生产的叮砰巷歌曲。随着布鲁斯音乐的兴起,白人流行乐开始鄙视黑人流行乐……当音乐类型不断多元化,当初在鄙视链低端的音乐,地位又提升。就在这样不断的交替更迭中,鄙视链的层级越发复杂。


2.音乐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越复杂越高品质的错觉。例如西方音乐复杂的和声体系、变换的节奏、丰富的配器、巧妙的复调运用,更加复杂和有技术性。而作为五声调性的中国音乐,和声色彩弱,以主调音乐,律动简单,整体的听觉感受较弱。总有人会产生误解,认为古典、国风民乐性质的就是落后的,实际上两者在编制和调性上各有韵味与美感,但只有通过一定的分析积累,才能具备相应的鉴赏能力。


3.市场流行程度,小众与大众的鄙视轮回。正如阿多诺在《论流行音乐》中所言,今天的流行乐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音乐的商品化让音乐变成大众触手可及的文化消费的同时,稀缺的小众圈层音乐就似乎显得“别具一格“。但实际上,大众小众本质只是音乐市场根据用户需求的一次筛选结果,并不是的固定关系。今天被大众追捧的内容,明天或许就走下了神坛,而默默无闻的小众作品,也可能因为一个契机突然蹿红。


那么音乐鄙视链的底层原因是什么呢?


音乐的本质是情感、情绪、精神价值的一种表达,而表达的偏差就会分化成不同圈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分为个体与市场两大因素。


从个体因素上讲:


1.性格的不同,音乐偏好也不同。在《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与人的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相比,人的个性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音乐品味和喜好。相似性格或者经历的人,会偏好相同类型的歌曲,歌曲的节奏、旋律都会激发或者引发他们的共鸣。由此可见,性格的不同对于音乐偏好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自身文化背景、受到的教育,会影响偏好差异。比如从小接受民乐教育、东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在音乐接受风格上会更偏向东方音乐体系。教育会决定一个人的审美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从而决定对于音乐的接受范围和敏感程度。


3.生活环境影响形成的特定偏好。乐队的夏天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海边的人他们天生喜欢热情奔放的音乐,做出来的音乐也是如此,而在像英国这种阴雨天气较多的地方,他们的音乐也会偏显阴郁。


人们迷恋某首歌,不一定因为它有多好听,而是对这首歌的熟悉会引发一种本能的、反射性的联系。当大脑释放出多巴胺,愉悦感促使人们爱上这段音乐。在某种意义上,听摇滚的瞧不起听民谣的,也可能只是听不惯而已。


从市场因素上讲:


市场的逐利性,媒体与舆论对于某一音乐类型的追捧呈现一边倒。音乐人为了生存,只能做出更多迎合市场的音乐,风格被限定化。加上大数据算法推荐机制,会让受众的音乐风格形成特定的偏好场域,受众并非不渴望其他的风格,而是确实没有了解的机会。


音乐的争论,只是人类争端的缩影,当我们从甜咸豆腐党、不同的音乐爱好中走出来,我们会发现,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争端,都始于差异,表现于鄙视,最终形成冲突。当我们没有选择去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甚至选择用贬低他人,抬高自身的方式来面对差异,争论就自然产生了。


思考音乐本质


音乐的行与不行,好与不好,真的存在客观的依据吗?如果讨论制作的精良程度,词的押韵,乐器实录与混音,这些制作与技术上的问题按照业内的标准,确实是可以分一个三六九等。但是对于音乐的偏好,正如前文所论述,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音乐的鄙视链,本质上是缺乏包容的人类劣根性的产物。我们永远不知道一个开始鄙视的人是谁,你鄙视我,我鄙视他,他又鄙视你,鄙视关系最终形成了闭合的链条,所有参与者无一幸免。


当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鄙视他人?难道人类真的无法互相理解吗?答案是,是的,正是因为我们充分理解了个体的差异性,才会如此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或许真的很难相互理解。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攻击他人成果的理由。


坂本龙一说,“音乐即自由”。自由,是听者的自由、也是创作者的自由。


回归音乐本质,抛开外在的枷锁,不论音乐以何种形式呈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才是我们对于音乐的高品质追求。情感无关高低贵贱,每一种声音都应该得到充分尊重——这才是音乐追求自由、为人类发声的根本意义所在。否则,始终抱有偏见,甚至为了抬高自己喜欢的作品,去嘲讽其他风格的作品,最终只能将艺术束之高阁,永远活在狭隘的世界之中。



我们如何实现听者的自由?


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音乐鉴赏观。刻板印象的束缚下,我们很容易给音乐都打上标签,认为古典音乐既高雅又严肃死板,流行音乐可以哼哼成曲、显得更低级。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音乐是人类情绪的一种表达,无关高低贵贱。换句话说,能在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自由切换,才是真正的音乐倾听者。


明确不同的审美体系。国乐的审美体系与西方音乐审美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音乐更看重音乐横向的审美,音乐时间上的美感,讲求务虚的韵味。西方音乐则是一瞬间的和声色彩打动听众,讲求现实直观的感受。


大众文化与小众圈层的审美体系也有很大不同。明确不同文化的特点,才能更加正确地体会音乐的美感。



我们如何实现创作者的自由?


做自己,不随波逐流。流量为王的时代,为了受到流量市场的关注,许多人选择从“洗脑”的角度去制作歌曲,导致了音乐创作的定向化,内容单一、口水化。而忽略了音乐人本身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的音乐,注定会陷入鄙视链的泥潭中。


明确真正的敌人。歧视任何一种音乐类型都是无意义的,真正需要做的是对抄袭、恶俗音乐的永远抵制。拿高晓松老师的话来说,“任何音乐类型都没有鄙视链,类型只有一个问题,就说每个类型都有‘臭大粪’和特别好的。风格类型没有鄙视链,只是在每一个类型里,大家会鄙视里面的‘臭大粪’。”

        

       

音乐是自由的语言,跨越国家、种族、文化,是人类内心深处对于理解的渴望。创作方法、音律规则、文化内涵都是有差异的,但是音乐中所传达的,对人类情绪最朴素的表达却是一样的。


希望,在未来,在谈论音乐的时候,我们能在不同趣味之间自由切换,不受到某个场域的强加,跨越这些障碍,达到文化的和解,实现高度的自由。


作者:Wendy 陈小羽

简介:民乐出身,沉迷古典美学的汉服少女


分享到:
相关品牌

音乐人网,提供全面的音乐教程视频。包括:编曲教程(Fl studio教程 Cubase教程)、混音教程、演唱教程、创作教程等等

栏目热文
  • 行业
  • 评测
  • 技术
  • 下载
  • 翻唱
最新商品
最新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