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平资讯都知道
关注我们 登录 | 注册

八千年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为何还没名扬世界?

摘自:音乐人网|2020-06-29 16:56|作者:叶太美

文章摘要:为什么同为民族音乐,拉美音乐就可以这么成功,在目前范围内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却难以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呢?

如果要选出这段时间以来音乐圈乃至整个网络最火的歌,我想周董的Mojito当仁不让。这个陪伴了我们走过二十年青春的奶茶般甜美(fafu)的男人总是能够用他的音乐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热议。


       

这次的摸鸡头Mojito让拉美音乐在国内赢得广泛关注,一时之间各种关于古巴、巴西音乐的干货文章、视频占领了我们的视线。


为什么同为民族音乐,拉美音乐就可以这么成功,在目前范围内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却难以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呢?事实上,真相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


中国民族音乐比你印象中的更牛


民族音乐(Folk Music)是个非常宽泛的范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成植根于各个民族本土文化的、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音乐元素的音乐。例如前面提到的Mojito,就是比较典型的古巴音乐。我们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切分音以及刮葫(Guiro)、康加鼓等打击乐器来鉴别。

      

       

在流行音乐领域,比较常听到的其他民族音乐元素有印度音乐的西塔琴、非洲音乐的奇数拍、爱尔兰音乐的风笛、西班牙音乐的弗里几亚音阶等等。这些民族音乐都有大量的音乐元素被流行音乐、影视配乐采用,成功地“出圈”了。


爱尔兰风笛和风琴是知名乐队Nightwish的标配乐器之一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拉丁音乐。例如来源于巴西的Bossa Nova(波萨诺瓦),就在上世纪60年代成功跻身“主流音乐圈(西方音乐圈)”,甚至发展成为爵士乐的一大分支。波萨诺瓦的出色曲目The Girl from Ipanema在1965年拿下格莱美年度唱片奖,并且称霸各大音乐榜单,甚至时至今日都还是世界上翻录次数第二多的歌曲。


《The Girl from Ipanema》中译名“来自伊帕尼玛的女孩”,伊帕内玛是里约热内卢南部境内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海边社区


再回看中国民族音乐,早在八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能够吹奏出七声音阶、六声音阶甚至是变化半音的骨笛。春秋时期的的《管子》一书中记载了以弦长为计算基础的“三分损益法”,到了明代,朱载堉更是用自己发明的“新法密率”成功算出“十二平均律”。

       

朱栽堉在《律吕精义》中论述了“新法密率”


在音阶、调式上,中国传统音乐以五声调式为源,发展出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以及相应的数量众多的调式,并且有着同宫转调和旋宫转调等转调的理论体系。可以说,中国民族音乐的调式不比西方中古调式乃至现代的爵士调式简单。


从曲式的角度来看,我国在商周时代就有多种曲式结构,例如包括了器乐段、声乐段、舞乐段的大型乐舞和拥有着分节歌、换头、联曲等十种曲式结构的民歌。到了汉魏时代,更为复杂的相和大曲出现了,这是一种包含了艳、曲、解、趋、乱等部分的复杂乐曲。再往后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音乐都有着丰富的曲式结构。

       

商州时期的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基调


从音乐形式和乐器来看,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戏曲、民歌、歌舞乐、祭祀音乐等体裁,有着吹拉弹敲多种多样的乐器;从音乐审美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有着商周时期的礼乐思想、有着汉魏时期嵇康等文人创造的声无哀乐论等理论。


从各个方面看来,中国民族音乐在历史积累和文化底蕴上领先世界,但在近现代,却迟迟无法像其他民族音乐一样,接轨世界文明,发展出贴合时代步伐的新体系……


关于民乐,不得不说的痛


然而和广博的内容不符合的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不好,这一点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很多传统的乐器和演奏技艺面临失传。例如“尺八”,隋唐时期在宫廷内风行,并且传入日本。然而后来在国内逐渐没落,反倒在日本扎下根来,开枝散叶。日本人在唐代尺八的基础上进行了演奏技法的改进,制作了“日本尺八”,成为日本民族乐器中重要的一环。


     

讽刺的是,尺八的英文名shakuhachi,来自于日语“尺八”的音译


近年来,日本尺八和西洋乐器结合,甚至和爵士乐结合,发展势头强劲,有着一大批高品质的青年尺八演奏家,如小凑昭尚、佐藤康夫等。相比之下,国人对诞生于本土的尺八了解得少之又少。这种现象在国乐界屡见不鲜。


日本尺八大师三桥贵风与日本筝演奏家外山香合奏《春之海》


其次,民乐演出市场和民乐教育并没有形成一个好的生态。如今的民乐培训,存在着许多“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现象。不少父母更多是出于跟风或虚荣的心态让孩子学习民乐,而一些机构甚至为了视觉效果,让孩子们像做早操一样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演奏。


在央视前些年的民乐调查中,青年古筝演奏家宋心馨说:“基本上是演给同行看,很少有大众愿意来看。”民乐演出市场如此冷清,民乐教育却持续火爆。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学习古筝的人数已经突破500万,仅次于钢琴。另外,学习二胡、扬琴、笛子等的人数也在逼近100万。如今,这种民乐演出和民乐教育之间不协调的怪现象仍在持续。


其三,近年来,运用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的“国风音乐”,虽在政府和各大音乐平台的支持下有冲出网络圈子的势头,然而对比席卷目前的R&B、摇滚、嘻哈、电子音乐等西方流行音乐,国际化程度依然不高。同时,歌词、编曲套路化严重、侵权翻唱侵权等问题,让国风音乐的“路人缘”受到很大损害。“如何火出圈”,一直是困扰国风音乐创作者的难题。


2019年知名歌手阿兰进行歌曲维权,数百首歌曲因侵权被下架


民乐之所以会式微,和历史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侵略,在艺术上也饱受冲击。从清末开始,国内掀起学习“西学”的浪潮,“新音乐(西方音乐)”在国内发展迅猛。到了民国时期,政府对民族音乐采取“自生自灭”的态度,民乐的维系全靠音乐人的自觉努力。

        

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下,传统音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开国内音乐市场,作品数量更多和通俗化程度更高的西方流行乐成为了人们的宠儿。这导致民族音乐市场受到压缩,民乐创作者、演奏者从业环境变差,进而导致入行从业者的减少,最终进一步压缩市场,形成恶性循坏。


中国民族音乐出路何在?


中国民族音乐是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发展出来的音乐,有着独特的文化积淀。再加上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地理环境,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想要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或许可以充分利用民乐中浩如烟海的高品质素材,并融合当代流行乐体系,创造出中国独有的现代民乐文化。


欧美乐坛很早就吸收了民族音乐的各种元素。例如东方音乐(印度音乐为主)在六十年代末的欧美非常流行,甚至成为嬉皮士文化浪潮中青年人所向往的精神试剂。披头士乐队就曾经全员前往印度采风,并且吸收了印度音乐的许多因素,创作出Tomorrow Never Knows、Within You Without You等出色作品,引爆迷幻摇滚的潮流。

      

       

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不错的尝试。比如建国前后对民间歌谣的收集、改编和灌录,作曲家何仿根据民歌《鲜花调》改变而成的《茉莉花》,不仅国内的听众耳熟能详,在西方音乐界也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器乐方面,贺绿汀等人也贡献了一大批高品质的作品。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采用质朴的民歌旋律、东方式的对位化和声,结合西方多声部写作技巧,让传统和现代出色地结合在一起。


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道路上,除了民歌,还有着许多音乐形式的尝试。例如冼星海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音调、西北民歌曲调和民间对唱形式,结合西方复调写作技巧创作的大型合唱曲目《黄河大合唱》,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的特征。


在电影配乐方面,也有着任光、聂耳等作曲家在努力开拓。1934年,任光为电影《渔光曲》谱写的同名主题歌驰名中外,以传统的五声音阶写成的旋律在今天听来还是如此哀婉动人。

        

《渔光曲》是当时一代人的回忆


上个世纪后期的港台流行歌中,也有着大量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流行音乐。例如邓丽君的《小城故事》、许冠杰的《浪子心声》、张学友的《吻别》等,都是传唱度很高,又有着中国五声音阶特色的流行歌曲。其中《吻别》甚至被丹麦国宝级乐队“迈克学摇滚”翻唱成英文曲目,可见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到了21世纪,周杰伦开创的中国风音乐更是让民族音乐获得极高的关注。《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等歌曲,不仅运用了五声音阶,还大量运用民族乐器琵琶、笛子、大鼓等,配上有东方意蕴的歌词和MV,结合R&B的鼓点和和声,以一种新的形式将传统和现代结合,收获了无数好评。

       

       

近年来国风音乐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种影视剧配乐、游戏配乐中大量出现,例如电影《白蛇·缘起》的主题歌《缘起》、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题歌《凉凉》等、当红歌手华晨宇运用雅乐音阶创作的《降临》等,都是民乐和现代流行乐的成功结合。


加上方锦龙、吴彤等民乐大师对弘扬民族音乐新路径的不断探索,以及国内诸如《国风美少年》、《国乐大典》等旨在传播民乐的综艺节目的推出,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今各大晚会上民乐出现的频率不断上升,例如B站的跨年晚会,就出现了民乐、管弦乐团、摇滚乐团融合的“年度大秀”。其中方锦龙老师以一人之力演奏多样民乐乐器,和庞大的管弦乐团、摇滚乐团相映成趣,更是让人看到民乐的无限可能。


国乐大典现场


文化发展需要传承与创新。可以说,民族音乐“融合创新”这条道路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希望随着民乐培训教育体制的完善、国风音乐创作人群体的扩大和水平的上升,将会带来更多高品质的民族音乐作品,以及更加繁荣的创作生态。中国民族音乐现在需要的,是时间。中国音乐人完全有能力向世界证明——我们还能做得更好。

分享到:
栏目热文
  • 行业
  • 评测
  • 技术
  • 下载
  • 翻唱
最新商品
最新套装
相关产品
热卖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