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平资讯都知道
关注我们 登录 | 注册

分享 | 买耳机应该留意什么?买耳机应该注意什么?耳机应该怎样选?

摘自:影音新生活|2018-09-26 18:32|作者:影音新生活

文章摘要:听音乐跟品尝美食一样,每个人的习惯与囗味都不同,所以在您选购耳机前一定要先设置好自己的需求,之后再从耳机的类型、用途、声音走向、外观设计来涉猎目标,过程中您也必须看得懂规格所代表的意义,并懂得正确试听以了解耳机性能。如果这些步骤都有用心,买耳机不但一点也不难,还可以从中获得满满的乐趣。以下我们就针对...

       听音乐跟品尝美食一样,每个人的习惯与囗味都不同,所以在您选购耳机前一定要先设置好自己的需求,之后再从耳机的类型、用途、声音走向、外观设计来涉猎目标,过程中您也必须看得懂规格所代表的意义,并懂得正确试听以了解耳机性能。如果这些步骤都有用心,买耳机不但一点也不难,还可以从中获得满满的乐趣。以下我们就针对采购耳机应该留意的项目,提出不同面向的建议,让您可以正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耳机。

重点一:
考量前端器材的驱动力

       购买耳机前一件要确认的事,就是“考量前端器材的驱动力”,用更白话一点方式来説,就是耳机前端的设备是否有足够推力,因为这会决定您耳机购买的类型,同时影响聆听感受。入门玩家必须了解一点,您跟我买一模一样的耳机,不代表您拿回家就会听到跟我一样的效果,适当的搭配,让耳机性能完全发挥,才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声音,不良的搭配,再好的耳机也可能听起来粗糙,所以想真正玩到耳机的精髓,听到好效果,定要有搭配的概念。


       举例来説,现在很多人用智能手机当作信源,智能手机的推力(功率输出能力)有限,比较适合搭配耳塞式或入耳式产品,如果硬要使用阻抗值很高、很难推,或尺寸很大的耳罩式耳机,聆听并不会没有声音,但会因为驱动不足而出现声音单薄、失真等现象,耳机性能将无法完全发挥。

       如果确定以手机作信源,耳塞式或入耳式产品通常会是比较Safe的选择,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的状况,现在很多厂商积极推出好推的耳机,以符合多数消费者需求,所以也有不少中小型耳罩能搭配手机,这类耳机的特征通常都是阻抗值较低、效率值高。为了解决手机推力不足的问题,也有很多搭配智能型手机的随身耳放问世,您也可以透过外接这类装置解决手机推力不足的问题。


       相反的,如果是在家中定点使用,前端器材(例如播放机、放大机、USB DAC)内含不错的耳放功能,那么您可以搭配的耳机范围就会宽很多,采用大型耳罩产品还能获得更大动态、更充实低频或更宽鬆听感。不过如果遇到对功率有巨大需求,阻抗值高达上百欧姆的耳机时,这类器材附带的耳放功能就未必能应付,您可能会需要更强的驱动力,搭配专门的独立耳放。


       讲到这里您可能还是会觉得模糊,到底怎样的推力能应付怎样设计的耳机呢?而且搭配的耳放不同、耳机的声音表现也会不同,这部份想作更正确评断,就还必须合併另外两大重点,其一是看懂规格,其二是正确试听,如此才能兼顾推力与好声,不顾此失彼,这部份后文会作説明。


重点二:
搞懂耳机有哪些类型!

       确认了前端器材的驱动力之后,您应该已经将耳机选择限定在某一种类型,接下来您必须将自己的用途、习惯、想要的效果列入考虑,如此可以再大幅缩小耳机的选择范围。举例来説,假如您是商务人士,前端器材是笔电或手机,驱动力有限,而您最常使用耳机的场合是在飞机上或高铁上,如此一来,选择“有抗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机”就是一个方向。或者选择“有蓝牙功能”的“耳罩式耳机”也是一个好方向,因为这种耳机内含放大机,不需要吃前端器材功率,通勤时聆听也不用烦恼接线的问题,想要作这样的思考,您必须对耳机的类型有一定认识,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关于耳机的类型有那些,前面一个章节已经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重点三:
学会看懂规格表!

       前面説过,如果您想了解耳机特性,或是耳机与其它器材搭配的可能性,您就必须对耳机规格有一点程度了解。我必须老实説,很多厂方提供的规格不全面,甚至不准确,但总是有一些脉络可寻,大致能知道耳机的性能,甚至于声音走向,以下列出四项您买耳机时一定要了解的规格,可作为购买时的参考。

单元设计

       单元是耳机的发声来源,它的设计、材质、运用,当然跟耳机的声音表现有巨大关係,例如动圈式设计常会有比较饱满的中低频、电枢式设计通常有比较为优异的高频,如果两款入耳式耳机,一个标榜大尺寸动圈,一个标榜电枢设计,看过规格您已经可以推测可能的声音走向。不过我还是必须説,这是“通常”,毕竟耳机设计百百种,好的设计师懂得运用单元特性截长补短,不好的设计师拿到好材料仍然可能设计出难听的产品,不是百分百。关于耳机的单元设计有那些,前面一个章节也已经説明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频率响应范围

       频率响应代表的是:耳机发出声音能涵盖多少的频宽,这个规格是以Hz为单位,数值愈低代表频率愈低,数值愈高代表频率愈高,例如大鼓、低音提琴发出的极低频就是100Hz或更低,而小提琴、钢琴所发出的高频就可以达到20000Hz或更高,而人耳所能听到的音域范围约略是20Hz-20000Hz,或标示成20Hz-20kHz。透过频率响应规格,您可以知道这款耳机能发出多少频宽,假设某款耳机标示的频率响应不能达到100Hz以下,就代表大致所发出的100Hz以下低频在这款耳机上是听不到的,不过我们觉得这部份厂商标示都太漂亮,而且低频的响应数据不太具有参考价值,因为低频不是只有听得到就好了,有没有Punch?有没有能量?有没有层次?这些都是我们要追求的。


       比较重要的是高频的规格,标示的愈高,甚至超越20kHz以上,就表示这款耳机“或许”有能力发出更多的乐器泛音,让您听到更多录音空间中的残响,结果就是更细腻、更真实、更有自然空间感的效果,不过价格往往也会水涨船高就是了。


灵敏度

       灵敏度的单位是dB/mW,代表的意义是:“耳机在1毫瓦功率下,于1kHz所能发出的音压大小”。如果您觉得很难懂,我们可以在这样説:“前端放大机给予相同单位的功率时,耳机能发出的音压大小”,数字愈高代表“通常”比较好推,例如标示为110dB者就比90dB的好推,所以如果您对前端器材的驱动力没信心,通常选择高灵敏度的耳机会是比较保险的方式。为什么一直説“通常”,因为灵敏度只是反应耳机好不好推的条件之,还有另一个条件:阻抗。

阻抗

       什么是阻抗?耳机能发出声音几乎都是透过电磁转换的过程,以动圈式耳机为例,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电磁感应,再藉由磁铁的磁力作用带动振膜运动发出声音。而音乐信号在进行电磁转换之前都是一种电流信号,耳机内部的各种元件、传输路径都会对电流信号产生阻力,这就是阻抗。因为每款耳机的设计不同,阻抗也不同,举最简单的例子,采用大尺寸振膜的耳机,会需要大线圈,振膜质量较重,就可能导致较高的阻抗值。当阻抗值愈高,放大机就需要有愈大的电压输出能力,才能够完整的驱动耳机。伤脑筋的是,耳机设计百百种,阻抗值的差异颇大,从3欧姆~600欧姆的都有,所以才説前端器材的驱动能力很重要。有一个大致的説法:16欧姆~64欧姆的耳机可归类为低阻抗耳机,最常见的是32欧姆。有些耳罩式耳机的阻抗在100欧姆以上,如果您要购买这类型的耳机,对前端器材匹配就要格外留意。


       那我们可以看着耳机和耳放规格就找到较好匹配吗?倒也不尽然,因为耳放通常只会标示功率输出,未必会标示电压和电流输出。再者,耳机的阻抗规格只是一个约略的值,事实上阻抗并非恒定不变的,耳机阻抗会随着不同频率而产生不同起伏变化,所以不能完全凭规格就定生死,还是要有一个实际搭配试听的过程。不过透过灵敏度和阻抗这两个规格可以给您一个更明确的方向,你可以从规格上就判断某款耳机“很可能”是难推或好推的耳机。


重点四
要试听,而且有技巧的试听

       当产品类型确定、用途确定、与前端器材的搭配确定之后,您可能已经将选项缩小到很小的范围,已经有数款候选耳机等着出线,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亲耳试听。想要亲耳试听,建议您洽询专业的耳机店,一方面是这类耳机店比较能提供齐全的试听服务,二方面是逭类耳机店也会有比较专业的销售人员,与他们咨询,除了能确认您的睬购方向是否正确,他们还可以提供其它周搭配的建议,例如您所不知道、但效果很好的耳放或升级线,让您的采购更圆满。


       不过到机店试听,也不是店员説什麽就是什麽,因每款耳机都有不同的特性,一个厉害的店员除了会搭配耳机与周边器材,也会懂得选软件,例如让高音特别漂亮的耳机播放高解析、偏重高频的音乐,您试听时就会有很经验的感受,买回家之拿来听MP3或是流行音乐,有可能会发现耳机原来低频不如预期,或是对应MP3时有放大缺点的现象,这时才发现耳机与需求不合就晚了,这种情形其实非常常见。此外,除非是很有经验的玩家,否则多数人在试的耳机时听到的都是“软件本身的特性”,未必是“耳机的声音特性”,例如聆听人声録得很厚的软件,又对曲目不熟悉,就很可能误判这款耳机的中频很厚。


       要避免这种状况其实很简单,就是带您自己熟悉的歌曲去现场试听,不必挑录音特别好或特别厉害的测试片,就是带您自己最熟悉、平日最常听的歌曲,而且较好听的长、听的久,如果是很贵的耳机,甚至建议分好几天试听,如此一来您可以很准确的判断耳机性能,确认它适不适合您日常听音乐使用。

重点五

预算的考量要全面

       要花多少钱买耳机,这是很个人的事情,该花多少预算?该发烧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我们在这里要提醒您的是:考量预算时设想要全面,尤其是面对高阶耳机时。


       如果您只是购买5,000元以内的耳机,只是搭配智能手机使用,不用想太多,喜欢什么买什么,但是当预算追加到5,000元以上,甚至是万元以上时,设想就要全面。因为想从高阶耳机上获得高品质的聆听效果,耳机本身只是一个环节,其它还必须有软件、前端器材,甚至线材上的配合。举例来説,我们常常发现有消费者在网络上听説某款耳机效果很棒,就一昧的追高预算去取得这样的耳机,结果买回来之后都是聆听品质不佳的MP3,或是前器材的驱动力根本不够、匹配的质感不佳,七减八扣之后听到的效果,根本不符合投资耳机的效益,甚至还可能比买-款平价好推的耳机还难听。

       所以如果要买高阶耳机,建议还要将前的放大机、DAC、信源(软件)考量进去,例如:这款耳机有没有听説搭配某一款耳放的效果较好?如果搭配电脑使用,是不是需要添购一台够水准的USB DAC?如果要聆听高解析软件,需不需要一台音乐档案播放器?甚至于,是不是有好的升级线可以考虑?然后合理的分配预算,让全套系统能有较好的搭配,耳机实力能作较大的发挥,这样您就能玩到高阶耳机的真正精髓,获得高品质美好的声音效果,您就能体会为什么耳机发烧友可以这么发烧了。


分享到:
栏目热文
  • 行业
  • 评测
  • 技术
  • 下载
  • 翻唱
最新商品
最新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