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平资讯都知道
关注我们 登录 | 注册

以周杰伦歌曲举例,浅谈通俗歌曲的编配(四)

摘自:作曲编曲音乐制作|2019-06-11 10:28|作者:苏浩先

文章摘要:《青花瓷》的前奏部分、作品A段部分、作品B段部分、间奏部分的编配手法已经进行过详细解析,今天我们将把剩余的部分做一详细分析。

作品A1段

3_副本.jpg

间奏后的整曲和声均与前段部分相同,在这里就不再阐述,配器部分在A段的基础上加入了爵士鼓底鼓和军鼓的边击,贝司演奏低音。在重复段时加入了弦乐在乐句之间进行连接,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第二次连接时运用弦乐演奏滑音,这种技法在弦乐的运用中相对较为少见,它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显示出了那种柔情,分析这段的歌词的时候就发现作词者也是用诗一样的句子营造了那种淡淡的哀愁,很明显编曲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从而使用自己乐器上的语言去将这一切阐述出来,不得不说这首歌曲的编曲,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后的结果。在进入高潮之前半终止位置时,古筝有个向上情绪上的简短的填充。弦乐组基本全部放了出来,配合歌曲的发展,并将其推向了高潮

1.jpg

作品B1段

与前B段不同的是:加入了弦乐组作为铺垫和副旋律,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在乐曲之间会有“动”的感觉,对旋律部分进行填充。而在歌手演唱部分却静静的作为铺垫,并对歌曲重要乐句部分进行相同旋律的叠置,对其加强。这也是编曲者手法上成熟的表现。此时的古筝对弦乐组强音位置进行加强。紧接着对B1段进行反复,并且往上一个小二度的转调,在情绪上又更加提升了一步,转调中没用用到任何的过渡和声,直接结尾后两拍上用到了bB调的V级-I级的进行,接到了新调的IV级开始反复。转调后的配器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用弦乐组对旋律进行了加强,并且使用古筝在句与句之间进行填充。

尾声

尾声的旋律使用了同样的旋律反复,但在和声上做了变化去让音乐运动起来。

1.和声

 使用同样的旋律,配以流动的和声这种手法是很常见的,这样能够避免音乐的死板,当然这也是能够具备条件后才可以这样做的,必须旋律中的音是这些和弦的公共音和声进行流畅才可以的。(如谱例 6)

640_结果.jpg

2.配器

由古筝在歌曲旋律结束主音上开始演奏尾声,从副歌部分的配器中撤出了很多乐器,只留下了几个小件的乐器,低音贝司,木鱼,电子的小打,还有清音的电吉他,使歌曲的情绪下来后淡淡的以木鱼的渐慢的自由的敲打结尾。在整个声场的背后用到了力度很小,音高相对较低的滚叉作为陪衬。

在《青花瓷》这首歌曲中,作者以及编曲者很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的文化通过音乐表达了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文化。在歌曲的创作上,使用完全的五声音阶写作,歌词唯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学价值。在伴奏的编配上,编曲者很好的将民族与流行歌曲实现了很好的混搭,完全的五声音阶的旋律,在和声上却使用到了现代的和声,将西洋调式中所具有的的色彩以及离调、模进等等手法使用的恰到好处;并在配器上将民族乐器和现代乐器甚至电子类音色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实现了作品各个方面很好的混搭。周杰伦作品中的创新与继承、混搭元素在《青花瓷》这一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结语

综上所述,对《青花瓷》这一歌曲整个的编配做了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编曲实际上时是一个把和声,复调还有乐器的使用变为合理化的一个过程,更是为了衬托旋律的综合业务,这些将是我们需要长期去学习去理解的过程。事实上现当代的歌曲风格多种多样,无形的促使了对歌曲编曲手法掌握、创新的多元化,使用乐器极为丰富多变,这也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只有立足于编配的手法以及思想上的创新,多去实践运用,才能编配出丰富、新颖的高品质作品。

分享到:
栏目热文
  • 行业
  • 评测
  • 技术
  • 下载
  • 翻唱
最新商品
最新套装